文:互聯網江湖 作者:志剛
大模型賽道動作不斷。
2023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云知聲攜山海大模型亮相并,展示了一系列基于大模型開發的場景應用。
大模型變熱,賽道也變得更擁擠。
百度、阿里、騰訊等巨頭下場之外,據不完全統計,市面上已經出現的國產大模型近百家。
趁著大模型的熱度,兩年前IPO折戟后的云知聲轉戰港股。此前,云知聲已經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轉戰港股上市。大模型熱度之下沖刺港股,云知聲似乎胸有成竹。
今年5月24日,云知聲正式發布山海大模型,云知聲創始人、CEO黃偉稱,山海大模型的目標是年內通用能力比肩ChatGPT,并在醫療、物聯網、教育等垂直領域超越GPT4。
目標定下了,接下來山海大模型究竟能不能超越ChatGPT還需要事實來說話。
昔日上市申請數據“造假”實錘了?
云知聲招股書顯示,公司在智慧生活的子領域及智慧醫療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都達到70%,并遭到同行數據造假的質疑。
新版本招股書披露,云知聲在中國智慧生活領域的市場份額僅為8.4%,在智慧醫院領域的市場份額僅為6.6%,過去的數據造假似乎“實錘了”。
招股書顯示,智慧醫院解決方案提供商前五中,云知聲份額占6.6%,排名第三,前兩位分別占到24%和20.9%。排名第四的公司占6.3%、第五名占6%。
招股書截圖
此前招股書中,云知聲似乎著急用市場份額來證明自己,可能還是在于在智慧醫療領域,云知聲的商業化的底氣不是很足。
從市場份額行業排名上看,行業第三地位不算特別穩。
智慧醫療賽道是典型的科技成長賽道,行業內的玩家都處在高速增長階段,云知聲市場占有率并沒有與行業第四拉開足夠多的差距。接下來能不能吃下更多市場份額很關鍵。
整體來看,行業目前還處在追求規模效應的階段,持續虧損之下,市場份額其實也是一個觀察企業增長質量的重要標準。
實際上,云知聲的智慧醫療業務占比并不高,招股書顯示,2022年,云知聲智慧生活業務收入占比為81.0%,智慧醫療業務僅占18.9 %。公司大部分營收還是靠智慧生活業務。而且從過去三年的變化來看,智慧生活業務的營收占比還在增加。
也就是說,即便是智慧醫療市場份額降低,可能對公司的業務整體沒有那么大影響,“造假”與否并沒有外界認為的那么重要。
市場看重的,還是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增長質量。
營收規模上,2020年到2022年,云知聲營收分別為2.61億、4.56億、以及6.01億,年復合增速超過50%,毛利潤分別為0.89億、1.45億以及1.40億,年復合增長為63.9%。
也就是說,與大型科技公司相比,云知聲的營收規模不算特別大,但增長的情況還不錯。
再來看盈利能力。
2020到2022年,云知聲三年分別虧損2.97億、4.34億、3.75億。三年累計虧11億。而虧損的原因之一,可能還是持續地研發投入。
2020-2022年公司研發開支入分別為1.89億、1.88億、2.87億,研發費用率方面,分別占到72.5%、41.2%、47.8%,可以看到,公司研發費占比的確很高,是典型的科技驅動企業。
對于這樣的企業來說,前期的持續虧損不是問題,因為仍然需要犧牲盈利去換取規模。關鍵是持續虧損之后,依然能夠穩定經營,并且通過自身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優勢實現經營性盈利。
其中潛在的風險在于,技術發展趨勢是不可控的,持續的高研發投入并不一定能夠帶來技術優勢。
一方面是在于科技企業,技術優勢是業務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尤其是AI、大模型領域,巨頭的優勢明顯,如果行業內出現了成熟度很高的產品,那么對于其他同類的產品來說,可能就意味著會被市場迅速淘汰。
另一方面,在于成本,前期投入的成本能不能被后期的盈利模型所覆蓋。
AI技術的商業化中,最關鍵的一點在于成本。
成本變化方面,2020到2022年,公司銷售及服務成本分別為1.7億、3.1億以及3.6億。同比增長幅度與營收基本同比。銷售費用率方面,分別為24%、13%、以及7.6%。
可以看到,過去三年內,隨著營收增長,公司的費用率不斷下降的。不過這是典型的ToB 公司的特征,因為業務ToB的公司費用率普遍都不高。
關鍵點在于未來對研發成本的攤銷上,如果接下來大模型的商業化能夠覆蓋高成本投入,那么未來的技術開發成本就能被攤銷,如若反之,那么未來這類科技公司的盈利情況,其實不容樂觀。
To B是不是AI大模型商業化的陽關道?
大模型的熱度是C端帶火的,最開始是Chat GPT的用戶增速快的驚人,一度曾經5天突破了百萬用戶增長。不過,大模型未來的商業化,更多可能先發生在B端。
在過去,云知聲為垂直行業客戶提供面向多個場景的物聯網智能化產品服務,押注大模型,投入AGI(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其實也是原本業務增長的延伸。
在AI to B領域,云知聲是有積累的。但關鍵在于這些客戶積累和行業資源,能不能在公司的經營下,進一步轉化為營收和利潤。
業務方面,財報披露,到2022年,云知聲AI產品解決方案客戶數量為538家,數據顯示,2020到2022年,公司最大客戶的收20.6%、21.6%及 13.1% 。五大客戶收入占總營收的40.1%、34.4%及 30.8%
大客戶占比高,意味著對公司的議價能力和回款能力是一個考驗。
從招股書來看,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很高,2020到2022年分別占到44.06%、58.33%與61.40%。
也就是說,在銷售策略上,公司更多采取賒銷的方式。這可能表明,在面對大客戶,公司自身的話語權往往不夠,從而帶來更多的回款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云知聲授予客戶的正常信貸期是180天,而應收帳款周轉天數上,2020-2022年分別為179天、185天與254天。
也就是說,到了2022年,一些客戶在業務上的回款可能已經有了新的狀況,回款變得更難了。
招股書截圖
進一步來看,一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有1.3億、超過兩年的應收帳款有48,50萬,值得注意的是,僅2022年的貿易應收款減值準備就有1.37億……
另一方面,財報顯示,預期信貸虧損率在不斷增長,從2020年的12.8%,增長到2022年的27.2%。
接下來,回款情況會不會改善,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因為回款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公司的現金流表現。
現金流方面,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表現比較差,分別為-1.63億元、-2.37億元與-1.66億元,手里的余糧不多,僅有7412萬元??偟膩碚f,公司的經營,還是得靠持續融資輸血。
借著大模型的熱度上市,可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了公司長遠的發展以及未來的業務持續增長。融資似乎是一到必選題。
天眼查APP顯示,2023年6月27日,云知聲獲得了來自多家機構的D++輪融資,交易金額為7億人民幣。
此次沖刺港股上市,云知聲此次計劃募集約9.12億元,公司也表示,本次募集資金計劃用于人工智能技術中臺建設項目、面向物聯網邊緣計算的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平臺建設項目、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經營性現金流吃緊,技術、產品、平臺依舊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發展,再經過數輪融資之后,拓展新的融資渠道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事實上,從招股書來看,公司的融資成本在逐漸上升。
數據顯示,2020到2022年公司融資成本分別為0.9億、0.9億、1.7億。值得注意到的是,2022,公司融資成本已經占到營收的28%。
那么,公司融到手的錢夠花嗎?恐怕很難說。
財報顯示,2022到2022年,公司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0.21億、2.94億、0.29億。換言之,除了2021年之外,其他兩年的融資都花的差不多了,而2021年6月24日,公司才獲得了1億美元的D+輪融資。
招股書截圖
由此可見,AI領域真的太燒錢了。而這些投入能不能變成真金白銀的利潤回報,還是個未知數。
理性來看如果未來山海大模型有足夠競爭力,能夠真的與ChatGPT掰掰手腕,市場還可以期待一下。如果產品市場表現不如預期,那么,這些投入恐怕很難有令人滿意的回報。
持續的投入也許并不一定沒有結果。樂觀的一面是,招股書中顯示,公司的毛利率在上升。
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毛利率為34.2 %,2021年下降到31.8%,到2022年,公司毛利率上升到39.9 %。招股書中也解釋了毛利率上升的原因,毛利率更高的AI解決方案增長明顯。
至少目前來看,對AI技術的投入能夠換來一定的回報,而毛利率的提升說明公司遠沒有到盈利能力的天花板,接下里,云知聲能否站穩市場,通過大模型實現自身的二次增長,值得期待。
結語:
這么多企業做國產大模型,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幸事,背后體現出的是更多的科技硬實力。硬實力之外,越來越多地像云知聲這樣的科技驅動的企業,在謀求上市,謀求更多的發展。
云知聲赴港IPO或許只是一個開始,也是一種鼓勵,接下來,我們也會看到更多大模型企業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選擇IPO的大模型企業多了,屬于我們自己的國產大模型才會更有機會,未來的國產大模型,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以文會友,行業交流。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元潼(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潼技術“)近日完成數千萬元首輪融資,投資方為啟航投資以及小米戰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醫療影像、遙感巡天及手機場景的核心產品開發,助力公司配齊創新要素,加速公司顛覆性技術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本輪領投方啟航投資是中關村發展集團傾力打造的專業化、市場化投資平臺,本輪投資
近期工業無人機企業成都時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星光”)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上海天演郡潤。去年3月,「時代星光」曾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聯塑博潤基金領投,彼時估值達到數億元。據上海天演郡潤介紹,本次投資一是看中「時代星光」多年從事無線通信和人工智能的深厚積累,在工
文:互聯網江湖作者:志剛大模型賽道動作不斷。2023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云知聲攜山海大模型亮相并,展示了一系列基于大模型開發的場景應用。大模型變熱,賽道也變得更擁擠。百度、阿里、騰訊等巨頭下場之外,據不完全統計,市面上已經出現的國產大模型近百家。趁著大模型的熱度,兩年前IPO折戟后的云知聲轉戰港
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共同訴求,一個重要的概念近年來被多次提起,即ESG,其已經成為評估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標準。不少行業也在加快數字化轉型,以踐行ESG理念。這種形勢下,IT服務作為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一環,越來越引起資本的注意。而這一賽道上能最大程度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達到E
元宇宙的眾多垂直領域正在全面綻放。從融資情況來看,過去制造商的融資案例相對更多,但當下一些優質的服務商也開始聚焦資本的目光。近日,一站式虛擬空間場景解決方案服務商方糖星球正式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及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分別為新宜資本和凱輝基金,融資資金將重點用于加速創新研發及團隊建設。從硬件的VR設
德普數控在4月25日宣布,已完成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投資方包括中孵資本和分享投資。這是德普數控繼2022年底完成的種子輪之后的第二輪融資。本次融資將重點投入公司核心研究開發團隊的培訓和學習,并用于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德普數控成立于2021年,專注于高端五軸數控機床及核心配件(轉臺、擺頭、刀庫、時
但愿它能成為大環境里為數不多的“幸運兒”。
嘉賓/考拉基金總裁魏凱出品/大寶訪談「大寶訪談」簡介《大寶訪談》是由資本市場研究員、節點財經創始人崔大寶出品的對話欄目,我們長期關注科技、消費、數字化、新能源產業。對話以“增長邏輯、投資價值、產業規律”為視角,致力于為業界帶來新的思考。我們計劃訪談500位各行業領軍人物(企業實控人/高管、投資人、業
據悉,由初心會、王牌先生、浙江省企業培訓師協會主辦,王牌先生新創投研習院、易達學社承辦,王九山網絡霸屏團隊媒體宣發的2023新創投破局峰會將于2023年3月24-26日在杭州舉辦。本次峰會響應政府“搶先機、拼經濟、抓發展”號召,以“增長機遇、厚利經濟”為關鍵詞,面向企業老板、品牌方、大團隊長、行業意
年度最值得關注的熱門CVC投融資事件CVC投融資年報睿獸分析整理最值得關注的熱門CVC投融資事件,并提供CVC投融資市場分析,幫助大家及時了解大公司投資動向。2022年國內CVC機構投融資市場概覽2022年,面對復雜多變國際形勢,加之疫情封控影響,國內CVC機構出手愈加謹慎。睿獸分析數據顯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