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此前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數據量為33ZB,而在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175ZB,這其中有80%都是非結構化數據。宏觀的數據趨勢令人驚嘆,存儲廠商的反應更真實。這從青云科技(qingcloud.com)存儲QingStor的產品線調整,也可見一斑。
青云在成立之初主要提供公有云服務,在存儲方面,主打的就是云上的對象存儲。伴隨 2014 年進軍私有云市場,青云同步布局本地存儲。
青云在2017年推出了QingStor NeonSAN塊存儲,2018年,青云又推出了文件存儲。至此,三大存儲類型一應俱全,青云憑借QingStor產品線成為了企業級存儲市場的專業玩家。
2022年,青云將對象存儲和文件存儲兩大產品線在產品層面上進行了一次融合,推出了一個叫QingStor U10000的非結構化存儲產品,光是看見這樣的名字就知道,它“很能存”!
從實際應用的角度看,這種調整似乎更符合用戶的實際需求,不僅能降低產品選型的難度,還能降低IT架構管理的復雜度。
如果企業想選購用于數據庫、虛擬化場景的存儲,對于性能有很高要求,那就選QingStor NeonSAN 塊存儲。NeonSAN的I/O時延可以控制在50微秒左右,3臺NeonSAN的節點能穩定輸出100 萬的 IOPS,QingStor NeonSAN支撐多家金融企業穩定運行Oracle RAC集群。
除此之外的存儲需求,包括影像數據、音視頻數據、數據湖、大數據、物聯網等場景都可以由U10000來滿足。
U10000并不是為了融合而融合,得益于堅持自研的策略,青云將對象存儲和文件存儲在產品層次上深度融合后,開發出了一些新特性,特別是多協議無損互通這一特性。有了它,U10000可以更好地滿足一些新興場景的需求。
比如,QingStor U10000同時提供對象存儲(S3)、文件存儲(NFS/SMB)、大數據(HDFS)存儲接口,與一些方案不同的是,U10000能在不同協議之間實現數據無損訪問互通,而大部分存儲產品不支持這一點。
多協議無損互通指的是,不需要通過格式轉化就能讓對象存儲存進來的數據,通過文件存儲方式來訪問,或者文件存儲存進來的數據可以通過對象存儲來訪問。存儲和讀取數據之間不需要經過格式轉化,這樣就避免了性能和語義的損失。
除此之外,多協議無損互通還可以提高數據分析的效率。一份數據在一個業務場景下可能需要多次利用,如果沒有協議互通的話,就需要多次Copy數據。比如,在A業務空間處理完后,再拷貝到B存儲空間,用另一種存儲協議來訪問,不僅需要進行數據遷移,還會額外占用存儲空間。這種一份數據需要經過多個環節處理的場景越來越多,比如自動駕駛、基因測序等場景。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